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促科学发展
热词排行:龙华 柠条塔 陇县 扶风 勉县
陕西旗帜网
Sxdjb.com 陕西旗帜网
咸阳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5-27 09:04:03  来源:  作者:


 

谱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咸阳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家祯

 

夏初时分,走进秦川腹地古都咸阳,记者看到礼泉遗址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小江南”面貌初显;咸阳湖畔百花盛开,碧波荡漾映长空;袁家村饱含乡土气息,迎接八方游客;云集生态园树林环绕,小径通幽,打造乡村田园式慢生活体验地……

 

咸阳,历史悠久的艺术之乡、文化浓厚的秀丽古城,正在伸展文化与旅游双翼,浓墨重彩地书写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掀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热潮。

 

增添城市魅力

 

打造文化休闲场所

 

蓝天、碧水、绿树、微风……市民游客行走在咸阳湖景区,心旷神怡。景区16.82公里长的亲水生态景观长廊,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生态景观。

 

“咸阳湖景区就像咸阳的‘马尔代夫’。以渭河生态治理为主的工程,也成了这里的亮眼景观,休闲栈道、运动广场、绿化景观等令人流连忘返。我已经向许多朋友推荐了这个景区,将来一定带他们来看看。”咸阳市民张恒基说。

 

2005年,咸阳在渭河边蓄水,打造了咸阳湖一期工程,演绎了一个北方之城的亲水故事。之后,改造项目遵循“以生态治理为主,恢复河道自然属性,扩大水域面积,建设景观功能区”的建设原则,最大限度提升咸阳湖景观效益,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形成综合服务水平更高、规模更大的“虽为人作、宛似天成”城市景观,不仅优化了城市环境、增添了城市魅力,还惠及百万市民。

 

如今,咸阳湖景区串联起有着大汉雄风的细柳营公园、集文化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五环运动公园、有着生态科普湿地之称的滨河湿地公园、饱含城市记忆的渭滨公园、探索秦文化主题的统一广场、横跨渭河的古渡廊桥、玲珑精致的古渡公园、形成自然生态带的南苑公园……渭河左岸成为咸阳最亮丽的都市风景线。

 

咸阳湖管理处副主任孙卫昌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主动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始终将咸阳湖景区放在‘都市会客厅’‘市民后花园’的定位上进行谋划,持续打造万亩水面、万亩绿地、万亩花海的渭河生态湿地长廊和城市中央水生态景观带,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依托特色文化

 

探索文旅产业发展

 

520日清晨,记者走进袁家村。青砖灰瓦沾满了旧时记忆,木门铜扣蕴藏了历史文化,一幅幅乡村田园风光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关中民俗文化,还可以在关中民居里喝一杯咖啡,在酒吧欣赏驻唱歌手演出,在民宿的床上仰望星空……

 

从只有一条小吃街,到开设民俗小店和游乐场,再到增加了酒吧街和高品质民宿,如今,袁家村让游客每次来都会有新体验。殊不知,此地曾是“点灯没油、耕地没牛、干活选不出头”的“烂杆村”。

 

从艰苦创业拔穷根,到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在发展改革、创新转型的路上砥砺前行。如今,袁家村正在通过“走出去”战略,整合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将袁家村品牌推向全国,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袁家村不仅开设了城市体验店,将优质农副产品送往全国千家万户,还输出了袁家村品牌和商业模式,先后打造了青海河湟印象·袁家村、河南同盟古镇·袁家村、山西忻州古城·袁家村、海南博鳌印象·袁家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体验地,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业态,打造具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体验景区,助推当地实现乡村振兴。”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师馨一说。

 

近年来,咸阳市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集聚优势,把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产品业态创新的重要举措,形成了以阳陵、茂陵、昭陵、乾陵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以袁家村、马嵬驿、龙泉公社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马栏、爷台山、安吴堡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以郑国渠水利风景区、石门山森林公园、侍郎湖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以云集生态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旅游品牌。

 

咸阳,正在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文旅融合事业。

 

深挖文化内涵

 

留住最美城市印象

 

赏鲜花赏美景、触摸红色印记、体验全运赛事、了解历史文化、解读乡愁记忆、品尝特色美食、游历自然山水……最近,咸阳市举办的“今年花开逛咸阳”系列活动正在有序开展。活动自3月持续至6月,亮点特色突出,给市民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城市印象。

 

此次活动的举办,让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到咸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面貌,为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激发咸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供了帮助。“五一”假期,咸阳市共接待游客56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75亿元,热潮涌动,人财两旺。

 

近年来,咸阳多措并举,努力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全市充分利用文化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积极开发戏曲、社火、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在进行非遗文化保护的同时,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用文艺作品讲好城市故事,是推出城市“名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市文艺工作者正不断从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养分,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主题、获取灵感、汲取养分,相继推出了电影《信·守》《无翅飞翔》、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广播剧《柿子满坡儿红》、扶贫题材小戏《清明雨》《上任路上》《扶贫新歌》、歌曲《吾生》《飞跃起来》等一批底蕴深厚、滋养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让全国人民了解咸阳,享受文化盛宴。

 

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下一步,咸阳市将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力量,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长效机制。同时,咸阳市将推动优秀特色地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创新,进行有针对性的文艺创作,为加快建设新咸阳提供不竭动力。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重点推荐
最近更新
热点信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时空中国 | 免责声明 | WAP
时空中国策划制作 陕西关注网2021第二版  法律顾问: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 郭雪平主任  陕ICP备15004772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