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从泾阳张家山仲山西麓谷口奔涌而出,进入关中平原。修建于公元前245年的郑国渠取水口正好位于泾河出峡谷S型弯的拐弯处。在离郑国渠不远处,他的第六代工程泾惠渠正在输送着肥沃的泾河水缓缓东流。
三月的初春,万物复苏。关中地区麦苗正处于抽穗前夕,记者一行4人的采访团队来到郑国渠的渠首,感悟那跨越千年的悠悠历史,通过镜头还原那条历经沧桑,福润关中的民生之渠。
作为秦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如今的泾惠渠依然在关中平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浇灌着145万多亩良田。
泾阳县桥底镇桥底村五组的葛新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泾惠渠一个斗渠的斗长。对于像葛新江一样世代生活在泾惠渠边上的农民来说,关中地区缺水旱情几乎年年有,春季雨更少,这个时间麦苗需要大量的水,不及时浇灌收成会大减或绝收,进而产生年馑,年馑饿死人是常有的事。根据以往历史经验,年馑往往发生在这道渠荒废的时期。郑国渠就是关中人民祖祖辈辈的“救命渠”,而且这“命”一“救”就是两千多年。
看着蔓延数千里的泾河水通过这条人工渠道流进农民的麦田。葛新江很是高兴。他告诉记者,眼前的泾惠渠就是秦代郑国渠的第六代。借助这条古老的水利工程,沿岸的一百多万亩的土地变得十分富庶。
郑国渠首遗址保护区界碑。
在关中泾阳、三原一带,一段脍炙人口的秦腔段子疲秦计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疲秦计将的就是郑国受韩惠王指派来秦国修建大型水利设施以疲劳秦国,避免亡国的故事。这也是关于郑国渠来历流传最广泛的故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认为,战国末年,秦韩为邻,秦国虎视天下,意在吞并六国。韩国为避免首先先被灭,因此要阻止秦国的东进,所以这个修郑国渠实际上是韩国的战略,就是希望把秦国的人力物力都引向修郑国渠修水利工程。因为他们知道秦国人比较重视耕战,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将其主要精力吸引到农耕方面,秦就腾不出人手来参加战争,可以为韩国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备战,避免让韩首先灭亡的命运,这是韩国当时的战略意图。
“当时郑国渠是秦国统一六国和开疆扩土的一种客观的需要。对秦国而言,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建成富庶粮仓,而要解决关中的粮食问题,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必须在关中平原想办法,修一个类似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对于郑国渠修建原因中国水利史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利科学研究所教授蒋超如此认为。
在王双怀教授看来郑国渠的修建的确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韩国的灭亡时间,为韩国争取了几年的时间,总体来讲郑国算是一名成功的间谍。工程竣工后秦国根基进一步稳固,国力大增,郑国渠修建成功后6年后,秦国灭韩,15年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开凿于元代的王御史渠。
对于郑国渠修成之后的作用,司马迁《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郑国渠的建成让关中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并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距今有2260年的郑国渠是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据史料记载郑国渠的干渠长度有300里,宽度约20米,深度有十几米,再加上支渠和毛细渠道等从而导致郑国渠的工程量非常庞大,可以说郑国渠工程不逊于秦代的长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如此评价郑国渠的历史价值。
采访中,王双怀教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郑国渠的输水技术的先进性。“郑国渠的渠道沿渭北山系向东蜿蜒,为了追求最大的灌溉效益,渠道修的很高,渠挖的很深。在这个引水过程中,郑国渠接收了渭北地区山间的河水,比如浊峪河、清峪河、石川河的水,把这些客水也纳入到渠道中,增加了渠道的灌溉能力。在不用灌溉的季节,郑国渠还有退水系统,将水退回到河流,避免了渠水对河道的冲刷。郑国渠采取了自流灌溉的原理,由总渠分水到支渠,由支渠分水到毛渠,每个分水口它都有闸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斗门,那么这些斗门可以有效地控制水量,达到适时灌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