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为激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源头活水,从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入手,不断提升后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立足“选”,拓宽开放选拔机制。制定《“四为四好”干部评选办法》,严格把握推荐资格条件,按照领导班子正副职职数1:2的比例,自下而上对本单位副科级和一般干部进行民主推荐,对评选确定的“四为四好”干部分别纳入正科级、副科级后备干部库,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养。结合领导班子研判民主推荐,优先在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党的建设和各类创建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中选拔储备后备干部。组织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考试,为比较成熟、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单独建立“成长档案”,采取选派学习、在岗锻炼、师徒结对、一线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有效拓宽了开放式的后备干部选人识人机制。
重点“育”,打造全面培训机制。县委将全县后备干部统筹纳入干部培训教育计划,按照分层分类、按需施教的原则,针对培训对象特点和需求科学设计学习内容,开办新任科级领导培训班3期、中青班1期、优秀年轻干部“特长提升”培训班1期,进一步促进年轻后备干部提振了主动担当的意识,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依托县委党校、石泉革命纪念场馆和青山绿水生态资源,着力开发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泉实践》的“红、绿”两色精品课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石泉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切实把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部署要求上,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争当“三宜”石泉建设的实践者。
精准“用”,健全成材激励机制。进一步鲜明“愿为、能为、敢为、善为,思想道德好、廉洁自律好、工作绩效好、群众口碑好”的“四为四好”用人导向,根据干部特长和工作岗位,采取向脱贫一线选派一批、向发达地区选派一批、向重点项目选派一批、到上级部门挂职交流一批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安排挂职后备干部在发达地区解放思想,提高宏观决策和政策理论水平,下派后备干部在基层一线掌握下情,提高处理具体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筹合理使用好优秀后备干部,切实做到备而为用、备而能用、备用结合,确保“苗子”尽早成材。
动态“管”,完善流动管理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对干部队伍建设“精准上下、精准激励、精准问责”的要求,以“重民意、论实绩、强本领”为导向,对后备干部管理实行动态跟踪、优备劣汰。结合对后备干部走访、谈话、考核、考察等时机,按照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和考核评议情况,定期梳理调整后备干部库,把“上得去”“能胜任”“干得好”贯穿起来。同时对现实表现一般、业绩不突出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干部优先使用,并适时补充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后备干部队伍,为“三宜”石泉建设提供一支数量足、结构优、活力强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