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发展生产。
安康富硒茶生产车间。
平利社区工厂生产车间。
近年来,安康市从年度考核的“八九不离十”到如今的“三连优”,从“跟跑”到“领跑”,可谓年年有变化、一年一个样。安康正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激荡着加快发展的蓬勃朝气、改革创新的昂扬锐气和风清气正的浩然正气,走在“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
是什么力量,让安康迅速步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
安康市委主要领导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十二五”以来,安康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用“党建+”系统思维凝聚干事创业强大活力,实现了从一个发展滞后地区成为绿色快速崛起地区、从一个工作较落后地区成为工作先进地区的嬗变。
用“党建+”系统思维引领追赶超越
“党建+”系统思维使安康的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实现了动员一切力量的无缝对接,交出了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逆势上扬、质量效益“双提升”的良好成绩单。
近年来,安康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2017年,安康的经济总量比获得省优前的2014年增长了41%,平均每年增长11%。目前,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标志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占安康市GDP比重达65%,富硒产业连年以30%左右的速度超高速增长,成为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于全省前列。
困难和挑战一直伴随着安康的发展进程。这里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十县区均是贫困县,其中汉滨、紫阳、岚皋、白河属于深度贫困县,目前全市尚有贫困人口45.39万人,贫困发生率17.7%,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
安康市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检验党性原则、大局意识、群众立场的关键,提出“四个凡是”要求,即凡是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都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凡是有利于脱贫攻坚的产业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凡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都是组织特别关注的干部、凡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都是“零容忍”问题;大力推进“支部+X+贫困户”、农村“三变”改革、新民风建设、新社区工厂、帮扶干部素质提升“五大工程”,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由攻坚式突进向常态化推进转变、由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
安康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我们要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去。最难的工作也是最好的舞台,最难的工作,也会出最优秀的干部。”为此,除了“四级书记”为各级脱贫攻坚第一总指挥、市县(区)镇办建立指挥阵地外,全市已有1153支工作队、12890人参与到脱贫攻坚主战场;22名市县区党政一把手、24名市级领导、274名县级领导联县抓村包户,2名正县级领导、8名副县级、257名县(科)级后备干部被抽调到市、县脱贫办工作,8名副县级干部被选派挂任县区脱贫攻坚专职常委副县(区)长。
“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为什么会在安康脱贫攻坚工作中风生水起?
一位基层党员就这项工作机制打了个比方:贫困户就如同一根绳子,单靠自己立不起来;“X”代表能人大户,像一棵大树;支部的作用就是把绳子捆绑在大树上,让贫困户与能人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而互利互惠。目前全市620个现代农业园区、184个扶贫龙头企业、3374个合作社、850个家庭农场、29个A级景区和5557名致富带头人、5940名省级新型职业农民聚集在党旗之下,带动全市40万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取得党建扶贫“双推进”效果。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元,增速9.4%,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家住汉滨区关庙镇老龙村25组的贫困户章进友,父母是病残、儿子有智力缺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了他身上。2016年底,在村党支部和金华农业园区的支持帮扶下,章进友靠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在核桃园区里建起了养猪场,通过安康阳晨产业联盟合作养了200头猪,2017年出栏2批获利近6万元。
也正是因为党建这一红色力量,推动脱贫攻坚产生裂变效果,安康探索出来的多条脱贫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万余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36.5%下降到2017年底的17.68%。
欠发达地区唯有改革才能激活后发优势。在追赶超越的道路上,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谋划、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让安康成为一个改革热区。
全市10县区中有9个县列入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面积占91.9%。生态资源必须通过工业化才能变成财富,而工业化需要平地,位于限制开发区域的山区县立地条件很差,不宜采用劈山造城、填河造地的方式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这又是一个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两难”问题。
破解“两难”的答案就是以特色改革实现绿色突破。在“全域安康”理念指导下,安康市打破县区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项目引导等合作机制,引导限制开发、空间不足的白河、紫阳、岚皋、宁陕、镇坪5县把重大项目向月河川道集中,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形成了限制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用破题攻坚承接改革红利。安康率先在我省建立了市、县区、镇办、村社区四级“河长+警长”工作责任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了每条河流和人员,这些河长、警长大都是党员,成为承担“一江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的脊梁;2015年,旬阳县率先开展新民风建设试点,2017年在全市全面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扭转了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和为当贫困户“争访闹”等不良风气,较好解决了部分群众思想“疙瘩”和精神贫困难题,发挥了榜样标杆和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全市农村酒席减少了三分之一,人情份子负担下降了一半,让贫困群众把精力和财力集中到脱贫致富奔小康上来。
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
今年6月2日,省政府对2017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区)进行通报表彰,位于陕西最南端的省际边关小县镇坪,再次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成为近年来全省唯一连续3年获此殊荣的县区。同时,2018年,镇坪县和全省23个贫困县一道,将率先整县“摘帽”。率先是压力,也是机遇。“摘帽”靠群众,也靠干部。镇坪干部的底气何在?
杨云是镇坪县发改局的一名干部,他个人实绩档案显示得分名列同侪前列,尤其是他在提升镇坪县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方面实绩突出,被提拔为县项目办主任。
《镇坪县重点工作实绩档案制度》成为镇坪县干部选拔任用、评优树模、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以实绩论英雄、以作为定地位”成为干部的鲜明导向,干部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积极性和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安康市坚持在基层一线、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推动“三项机制”与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等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全市共运用鼓励激励机制提拔重用干部828人,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免予追责或从轻处理干部148人,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调整“下”的干部229人。
安康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精心实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全方位构筑人才“选育管用”服务链,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长期战略合作,通过借力、借智、借势,大力开展“柔性引才”“柔性用才”,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支撑。仅2017年,全市累计招聘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164人,柔性引才达288人,其中引进“两院”院士3人,外国专家1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248人。
在安康市的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自然条件差、党建指导不便捷,管理层级多、信息传达不畅通,流动党员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层党建精准指导平台”应运而生,其手机终端应用——“手机+党支部”让党员们有了一个“红色朋友圈”,从2016年7月平台开通至今,全市5600多个支部上传信息百万余条,弥补了当前大多数互联网党建平台依赖PC(电脑)端、仅限于群发短信等短板,实现了党委对每个党支部抓学习、抓活动、抓落实工作动态的及时掌握、实时督导。
秦巴明珠党旗红,追赶超越当先锋。安康把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激励和鞭策各级党组织成为绿色崛起的中流砥柱,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追赶超越的排头兵,形成激活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凝聚力、执行力和生产力。
追求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双一流
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马鞍村村民至今对去年3月镇纪委给予村主任何某“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记忆犹新。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何某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为其夫妻二人申办了农村低保并领取低保金7380元。2017年3月,恒口镇纪委经查实,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4月27日,汉滨区纪委在全区公开通报此案例。
在安康,这种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不是特例。十县区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助力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三项重点工作,踏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有力节奏,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自2012年开始,安康新春第一课均是党风廉政建设。2015年以来,出自安康的汉阴沈氏家训、白河黄氏家规等先后被中纪委推向全国,岚皋“统派直管”改革、科级纪检干部“单考统管”改革等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以“治未病”的事前预防和春风化雨的民风再塑,在刚柔并济之间,为发展赢得好环境。
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覆盖到安康市1009个党委(党组)班子和1069名县级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把作风建设扎实引向深入。
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全市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安康市委推动学习教育在全市6500余个基层党组织、14.7万多名党员中全面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好支书张明俊为标杆,以全市优秀党员“十面旗帜”、百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建党95周年市委命名表彰的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促使学习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7年,一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硬仗引人瞩目,广大党员干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淬炼:10月“双节”长假前后,全市遭遇了20年一遇强秋淋自然灾害,全市多条河流超警戒流量,多点爆发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塌等严重自然灾害。
近5万名干部放弃周末和国庆中秋“双节”休息,坚守一线,有力有序组织群众奋起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38万人。这里,有紫阳任河上游跨省电站水库紧急泄洪,县镇村组党员干部快速响应,半个小时内安全转移了3879名群众,洪峰过境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这里,有白河县构扒镇干部沈正军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赶在2万立方米山体垮塌前,紧急组织59名群众成功撤离的故事;这里,有岚皋县蔺河镇草垭村村民周昌德用双肩为群众搭起人字梯,两名村民通过这个“生命通道”撤离不到50米,房屋便被泥石流冲毁的惊险。《人民日报》内参刊载了《生死时速检验党员干部成色——陕西安康市一线抗洪抢险党员干部群像》一文,对安康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作了高度赞扬。
清风激扬正气,正气凝聚人心。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了一流的政治生态,良好的经济生态呼之即出。
安康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安康市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办法》,不断从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严肃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一方面,集中开展整治“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2014年以来,破获“五霸”案件639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244人,有力地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对党政干部执行不力、监管缺位、推诿扯皮、慵懒无为、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等“为政不为”行为问责125件139人,以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要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直接上手抓环境、抓招商、抓服务,严格执行投资环境保障“六条纪律规定”,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的双一流,推动安康市各级党员干部更好承担起新的历史重任,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