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扶贫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
时间:2017-06-29 08:24:55 来源: 作者:赵辉
西安市将继续抓好乡村旅游、中蜂养殖、核桃、猕猴桃和奶山羊等“五大主导产业”,开拓贫困户致富渠道,增强致富能力,让脱贫攻坚行动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
西安市确立产业脱贫“五大主导产业”
“秦岭北麓的中蜂养殖、蓝田的奶山羊养殖、长安的乡村旅游,这些产业都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就业,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发展脱贫产业首要在‘选’,选准了产业就意味着成功的开始。”市产业生态脱贫办负责人校步升告诉记者,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西安市从全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筛选出了乡村旅游、中蜂、核桃、猕猴桃、奶山羊等“五大主导产业”。
根据《西安市产业脱贫指导意见》,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目标建设一批低收入人口参与度高的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低收入人口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初步形成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体系,涉贫困镇(街)、贫困村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品牌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低收入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收致富能力显著提升。
五种扶持
让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路
对于贫困村和贫困户来说,“选”好产业只是第一步,资金和怎么做才是这些脱贫项目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由于产业扶贫具有明显的促‘强’带‘弱’带动性特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通过何种路子才能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增加稳定性收益?经营性组织与农户间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何种形式建立?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产业脱贫的五种扶持形式。”校步升表示。
记者了解到,第一种是龙头企业+农户股份制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农业资源变成农民的资本,将扶持资金量化到户,通过扶“强”(企业自身发展)带“弱”(贫困户),通过建立收益分配协议,实现共同发展。
二是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形式。这是目前最广泛的带动形式,关键是引导合作社自身的企业化、规范化建设。同时,明确具体的带动内容、服务形式、利益分配协议,作为“一村一品”建设的主渠道,是带动农户增强造血能力的主要措施。
三是专业大户+农户示范形式。作为一种松散型初级带动模式,便于贫困户通过打工、土地流转等形式学习技术和市场知识,要鼓励将大户发展成合作社,有利于通过财政扶持,规范发展,规范带动。
四是协会+农户服务形式。行业协会作为农民互助服务型组织,要在产业扶贫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要把贫困户作为特殊服务对象,给予特殊帮助。
五是农户自我发展形式。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财政专项产业资金可通过项目和协议直补到户,关键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销售指导力度,解决基础设施主要问题和畅通小额信贷渠道。
加大产业脱贫培训和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
据记者了解,根据产业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共性特点,西安市扶贫产业归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中蜂、奶山羊、产业基础设施、电商扶贫、移民搬迁村(一场一基地)、农业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创业等十类,并针对各类特点在资金扶持和方法指导上制定针对性政策分类推进、高效推进。
同时,西安市在下一步还将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利用专项资金促进壮大区域产业和农户增收则是目前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并发挥各类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着力引入龙头企业,广泛建立合作社,扶持大户能人,建立各种形式的服务型组织,以此作为培育主导产业的基础和带动力量的基础,不断探索各种带动模式和利益联结模式。针对产业脱贫涉及组织形式、技术能力、经营能力、市场能力、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收益分配结构等问题,增强系统性培训。对贫困户的培训使用示范模式、榜样模式,用具体的指导服务提升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