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综合效应持续突显。在新时代新征程,要让“三不腐”成为党员干部的“新常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清正廉洁的强大动力。
不敢腐是前提,以强力震慑敲响廉洁警钟。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反腐“重拳”出击,诸多贪腐官员纷纷落马,彰显出党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定决心。从“打虎”的赫赫战果到“拍蝇”的精准有力,高压惩治让意欲腐败者望而却步。那些因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身陷囹圄的案例,就是最鲜活的警示教材。党员干部目睹身边“前车之鉴”,深知党纪国法带电高压线不可触碰,方能心存敬畏,在诱惑面前坚守底线,不敢迈出贪腐的第一步。
不能腐是关键,靠完善制度扎紧权力笼子。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道怎么设,水就怎么流。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能有效约束权力任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一方面,从干部选拔任用、项目审批监管到资金拨付使用,各个环节都应细化监督制约规则,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另一方面,政务公开持续推进,让权力运行过程可视、可查、可纠。当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党员干部无机可乘,按章办事、依规用权就会成为习惯,让腐败失去滋生土壤。
不想腐是根本,用思想教育涵养廉洁自觉。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强化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是抵御腐败的内生力量。学习先进楷模事迹,汲取榜样精神力量,在对比中反思自身追求;重温入党誓词、体悟初心使命,唤醒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当廉洁从政成为价值追求、融入血液灵魂,党员干部面对功名利禄就能淡然处之,在纷繁复杂的诱惑中保持定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三不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将“不敢腐”的震慑内化于心,把“不能腐”的约束外化于行,让“不想腐”的自觉扎根心底,在各自岗位上清正履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注入清廉动力,汇聚起反腐倡廉、奋进前行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