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淳化梨园广场演出3场该县自编自排的大型秦腔历史剧《秦直道》,该作品于去年代表咸阳市参加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获得一等奖,这次在本土演出,给干部群众送上精神大餐的同时,更让人们叹服于“文化淳化”的魅力。
自信:九大资源奠定“淳化大文化”建设基石
有陕西文博界“北霸天”之称的姚生民先生,对淳化历史文化进行过深入研究,先后出版《淳化文史杂谭》、《甘泉宫志》等10余部著作及200余篇论述。他说,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城市的血统,淳化毫无疑问“天生丽质”。
淳化拥有史前文化、西周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时代文化等9大文化资源,境内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堡54处,出土了迄今我国所见西周早期最大最重的铜圆鼎——“淳化大鼎”,拥有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汉甘泉宫、宋城墙等文物古迹324处,淳化金川湾唐三阶教刻经石窟经文是目前世界遗存最完整的三阶教经文孤本,桃渠塬、爷台山留存有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刘志丹、习仲勋战斗生活过的革命遗迹。
淳化森林覆盖率46.5%,被誉为“天然氧吧”,境内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仲山生态森林公园风景如画,淳化苹果和荞面饸饹作为当地特产已成为淳化符号,特别是淳化荞面饸饹制作工艺已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言以蔽之,走进淳化,就走进了历史,就穿越了历史。
自觉:让文化融入社会民生
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淳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染上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在城市建设上注重彰显历史文化内涵,恢复重建宋城墙、兴淳塔等古色古香的城市基础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民俗特色,建设铁王秦风汉韵、咀头休闲农业、贤仓山水人家、十里塬生态庄园四个风情小镇。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独特的古迹宗教、绿色生态、红色革命等元素与旅游成功对接,打造东部红色教育游、西部宗教文化和养生保健游、南部田园风光游、北部秦汉文化游、中部绿色生态游五大旅游板块,使淳化埋藏于地下、记载于史书、流传于口头的文化活起来、立起来。
以“一馆、一站、一室、一场、一屋、一剧、一歌、一拳、一台富有淳化特色的文艺节目、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十个一文化工程为支撑,连年举办广场文化月活动,开展广场舞、群众才艺大赛等文化赛事。进入4月以来,该县先后举办“大美淳化﹒翰墨飘香”大型书画联展、淳化青年才艺大赛等活动,使文化渗透进群众生活,成为淳化群众生活的新常态。
自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提升软实力。
如今,淳化县各中小学课堂上多了一门《美丽淳化》校本课程,教材从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等九方面介绍淳化的发展变化,为淳化学子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提供了乡土教材。此外,还在加紧编纂《淳化文史》、《历代诗文咏淳化》《淳化古树名木》等淳化大文化系列丛书,这是淳化向文化自强迈出的坚定步伐。
致力于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淳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对发源于淳化的螳螂拳的挖掘推广,不仅使螳螂拳回归故里,更联合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成功举办两地武术交流大会,该县张黎县等人参加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荣获了3金3银5铜的佳绩,武术文化的大力推广不仅在淳化刮起习武风,更使淳化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经营单位127家,产业单位57家,壮大扶强了柳沟刺绣、秦汉文物复制、张志远剪纸等文化产业个体,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相信随着“淳化大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淳化会更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