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是增强陕西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微观基础。社区文化建设,对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沙莎带来的提案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社区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建议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从资金、政策、制度上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沙莎说。 有鉴于此,建议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推进社区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可依托亭台、广场与楼栋等资源,建成图书馆、文化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社区文化设施体系,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
沙莎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陕西省大部分基层社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目前处于社区文化阵地缺乏状态。农村的社区人口密集相对较低,社区文化认知度低,文化活动种类少、水平低,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 她建议,充分利用本土固有的文化资源,发挥当地农民文化传承的情结,发扬和继承传统民间文化习俗,还可利用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来丰富社区生活内容,助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新社区文化节、社区舞台等文化建设载体。通过创新社区文化能够为社区搭建更大的舞台,更大程度的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