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田县普化镇元君庙村,一座便民桥,给群众爱称为“连心”桥。修这座桥的是一位叫姜国兴的村民。该桥长63米宽2米 铺了200多块木板,用时两月 花费20余万修建而成。
在元君庙村,姜国兴正在桥头检查,看还有没有遗漏下什么问题,修桥时胳膊上被铁丝划出的红印子还没消下去。“桥上一些木板感觉不结实了。立秋的时候我就想换,琢磨了几天才去采购的木材,再按尺寸切割给装上。现在好了,人走上面安全得很。”
他的胳膊就是在固定木板时被桥两边防护网上的铁丝划破的。“为了保证安全,当时防护网的铁丝织得密。现在固定木板时手要从缝隙里塞进去,一不小心胳膊就挂上了。去年这时候更换了6块木板,今年换了12块。咱把桥建了,就要对桥负责,善始善终把这件事做到底。”
“修座桥是有原因的。”姜国兴说,元君庙村100来户人家,大约有260多亩地都在灞河对面的坡上。过去人们要种地,要么蹚河,要么就得绕很远一截子路。修一座桥,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
打定主意后,姜国兴还专门跑到陕南学习了便桥的搭建原理和技巧。“那里便桥比较多,技术也比较成熟。”回来后,他又雇了一个以前有过造桥经验的施工队来负责整体工程。
2015年3月,建桥开始。此后的两个月间,他和专业人员一起清理河道、打桥基、拉钢索。当年5月,这座便民桥终于建成。从此,元君庙村村民告别了蹚水过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