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巡演。
这里是杜甫、苏轼泛舟赋诗之地,也是关中山水最美处,这里的文物古迹同样闻名全国。
这里有震天的锣鼓和欢舞的飞龙,也有非遗传统技艺,锣鼓喧天是穿越千年的独特音符,剪纸、面塑、扎染都是历史的传承……这里就是诗画鄠邑,春节来这里吧,赴一场自然山水与非遗文化的盛宴。
精心打造 体验文化特色
打卡点
八号公路
八号公路。
“八号公路”,是鄠邑区为乡村振兴精心打造的一条艺术公路。它全长约8.8公里,和环山旅游路并肩前行,串联了蔡家坡村、栗元坡村、下庄村和栗峪口村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来这条艺术公路,可以感受自然风光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聆听锣鼓喧天的快乐音符。在这里可以参观展览、美育研学、农业采摘,还有土锤咖啡、山泡茶、知青楼这些网红餐厅民宿可以打卡。
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九,在蔡家坡国际艺术村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及八号公路沿线剪鸭村设立常态化新春市集,业态涵盖年俗、年货、美食、文创及互动体验等内容。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三,每天1个街道开展鼓舞巡游、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另外,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八号公路还设计推出环山路乡村文化旅游打卡地图,游客到指定地点完成相关任务打卡便能赢得一份好礼。
打卡点
八号书院
被绵延的绿意和清新的空气所包围的八号书院,位于鄠邑区八号公路沿线的东涝峪口村,这里融合了现代舒适和传统韵味,从细致的设计到精心的布置,无一不散发着温馨与雅致。这里有超大的活动空间,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不管是户外拓展还是室内游戏,是与亲友共度欢乐时光,还是独自享受片刻宁静,八号书院都是理想的选择。
从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九,这里将举办乡村抬头艺术展——无尽盛焰活动,通过举办年画创作、剪窗花、非遗扎染、写对联、制作鱼灯等,呈现出一场历史延绵的文化盛宴。
休闲健身 满足群众需求
打卡点
人民路广场 城市运动公园
人民路广场位于鄠邑区人民路,环境优美,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地方;鄠邑区城市运动公园,包含篮球场、儿童乐园、临街广场、休息廊架、绿化景观等,满足了群众休闲、健身等文体娱乐需求。
春节期间,正月初五下午至初十下午,在鄠邑区人民路广场将举办“梨园闹新春”优秀秦腔展演10场次。正月十一至正月十三,在人民路广场举行“百姓大舞台·群文展风采”展示展演活动。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在鄠邑区城市运动公园举办新春体育大拜年系列活动,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篮球体育比赛活动。2月6日,在鄠邑区城市运动公园组织各足球俱乐部开展足球锦标赛活动;2月3日、2月9日,在城市运动公园商业中心室内举办象棋争霸赛、擂台赛,让大家在体育运动中过好春节。
打卡点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诗画鄠邑,自然风光也颇有特色。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其中尤以水域风光、地质地貌和植物景观为特色。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峪内,是秦岭北麓著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
除了自然风光,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地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美。
春节期间,这里将举办“醉赏太平雪·乐享鲜生活”活动,设置嬉雪娱雪区和互动小游戏,在步道口至钟潭瀑布沿线设置冰瀑打卡点,让游客在冰雪中感受浓浓年味。
打卡点
天桥湖国际露营地
鄠邑区天桥湖国际露营地。
靠近秦岭北麓,因湖光山色、景色秀美,被称作秦岭脚下的“蓝宝石”,这就是位于鄠邑区天桥湖畔的天桥湖国际生态区,这里是集“观光、度假、营地”为一体的湖畔休闲微度假目的地,西安周边最大规模的湖畔帐篷集群、水陆空运动营地集群、自然教育营地集群的主题性度假区。
在这里欣赏自然山水美景,来一个围炉煮茶,草坪上孩子们尽情撒欢,喜欢冒险的可以体验一场热气球的高空之旅。
春节期间,天桥湖国际露营地将开展丰富的露营活动,主要以湖畔木屋、西岛咖啡、热身飞盘、围炉煮茶、冬日暖锅、浪漫热气球等娱乐项目为主,通过一系列营造春节氛围的主题活动,让大家体验温馨有趣的跨年露营。
博大精深 “品味”文化盛宴
打卡点
农民画博物馆
鄠邑区是我国农民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始建于1973年,位于鄠邑区画展街14号,占地7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811平方米。博物馆共收藏历史作品近万件,展出各个历史阶段农民画珍品360余件,其中既有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精品,也有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佳作。
这些作品时代特征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色彩饱满,对比强烈,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农民朋友的梦想和心声,为广大游客带来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享受和视觉冲击。春节期间,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将展出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历史精品、改革开放以后的作品以及新创作的农民画作品共计300幅。
打卡点
非遗博物馆 匾额博物馆 婚俗博物馆
春节来鄠邑,博物馆里过大年。鄠邑区自古以来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非遗博物馆、匾额博物馆、关中婚俗博物馆都是历史与艺术的承载。
西安市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甘亭街道人民路南段文化中心5楼,博物馆共有藏品399件,分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共7大类别,集中展示鄠邑区非物质遗产的种类、分布、发掘、保护、传承等概貌,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西安市华夏匾额博物馆位于鄠邑区余下镇的丝路国际雕塑文化艺术园中,收集保护了明清至近现代的额、匾、楹联及制匾工具共300余件珍贵藏品。它们或出自名士之手,或镌刻着家族荣光,或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块匾额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坐落于西安市鄠邑区甘亭街道草堂路438号的西安市瑛煌关中婚俗文化博物馆,是西北首家以婚俗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一张张结婚照、结婚证书及一样样结婚用品映入眼帘,仿佛置身祖辈的婚礼现场,怀旧情感油然而生。这里共收藏各类展品 322 套800余件,向大家展示关中地区博大精深的地方婚姻文化,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关中婚俗的文化魅力。
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十,游客可以免费参观非遗博物馆、匾额博物馆、关中婚俗博物馆,在与历史对话中感受春节气息。
打卡点
龙窝酒文化博物馆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瓶中鄠县酒,墙上终南山。”鄠邑的酒久负盛名,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最爱。山水之间,小酌一杯,美景美酒尽留诗中。
龙窝酒作为鄠邑特色,香溢关中。龙窝酒文化博物馆位于鄠邑区涝店街道龙窝村,这是一座建立于清代龙窝酒作坊遗址基础之上的秦地酒文化专题博物馆。龙窝村地处(渭河、涝河、甘河)三河交汇之处,地下水矿物质丰富,酿出的酒清香醇和。百年来,龙窝酒的繁杂工序都是手工完成,一代代传承人秉承古法酿酒技艺,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工艺体系。
一杯龙窝酒,浓浓关中情。“二月二”龙窝文化艺术季活动将在龙窝酒厂举办,开展传统祭祀、民间传统工艺非遗展、民俗文化等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