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冰,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和地矿工作者。1929年出生于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的古同州大荔县的一户农家。自幼家境贫寒,曾辍学流浪。幸逢解放大好时机,得以上学,先后就读于大荔师范学校、西北大学、南京大学。
大学毕业后,丁老肩负使命,踏上为祖国探查矿产资源的道路。曾经历过云贵高原个旧锡矿勘探,哀牢山、红河流域普查,文山州老君山钨矿外围填图等项工作。后到滇东南的广南、富宁地区开展大面积普查找矿工,在富宁发现了安定硫化铜镍矿、尖山铁矿、弄三铅锌等矿产。此后,他被授命为云南省地质局广南、富宁地质队大队技术负责。
1961年,丁冰调入河南省地质局工作。先后参与了南阳山稀有金属普查、伏牛山铬矿普查与小秦岭黄金会战等役。期间担任技术领导,所在单位在南阳山发现了铌钽稀有金属矿产,确定了小秦岭黄金矿远景等。
1977年,丁冰调入陕西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从事航天、航空遥感地质解译工作。
1989年,丁老退休,生性豁达的他,并未选择留在热闹安逸的大城市里生活养老,而是回到阔别将近四十年的家乡,因为他有梦想还未实现。
归农期间,他积极争当新农民,深入研习实践瓜棉套种、果树栽培、育苗、嫁接、拉技、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积累经验,十年时间,竟修成了“半个果树专家”。十年流光飞逝,古稀之年的丁老由于身体原因放弃了农耕生活。然而经历却转化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梨庐小诗》的素材。
放下锄头果剪,丁老身休心不休,又投入到实现自己另一个梦想的行动中去。2000至2011年12年间,他分秒必争,先后撰写出版了《梨庐小诗》、《赤子情怀》、《羌白古镇,昨天、今天、明天》、《山野情》等四部书作。
此外,还发表了《试谈大别山北麓地质构造轮廓》、《陕北大圆环构造——陨击坑》、《陕北大圆环构造与深源无机成油》、《陕西省(1:50万)卫星影像地质解译与编图》、《陕西省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试谈陕北大圆环构造及其南缘的一组“X”剪切断裂》等专业学术著作。
近期,丁老完成了收官之作《大荔绿色梦》,《大荔绿色梦》是一篇富有见地的记实性考察建言,融科学性、可行性、文学性于一体。全书主打作品是“梦”作,洋洋洒洒近二万字分述了四个“梦想”,第一梦是憧憬中的高铁“洛河大桥水库”。丁老建言大荔县负责人在条件成熟时尽快于高铁洛河大桥附近拦河筑坝,裁湾取直,修建水库。既可拦洪蓄水,灌溉洛西土地,又可改善生态环境,成为百姓休闲的游览胜地。第二梦是建“南洛惠”润泽洛西。建设“南洛惠”是由第一梦的“水库”顺理成章而生的。第三梦是建“湿地绿廊”通灵陂。此“梦”着眼于绿色大荔,心系生态文明,旨在引高铁洛河大桥之源入通灵陂。第四梦是梦“大庆关、蒲津渡”盛景再现。不仅如此,丁老还将这一梦想与朝邑的岱祠、丰图义仓联系起来,设想打造荔东部更丰满更完整的旅游胜地。此以“梦想”为主题的书作,不仅寄托了丁老的梦想,也寄托了大荔七十多万人民群众的富强梦、和谐梦、绿色梦!
美梦、胜景!若干年后,我们坚信丁老的承载着大荔70多万人民的美好的绿色大荔梦一定能够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去期待,去实现!去为如此美丽梦想而喝彩!
丁冰老先生的一生,是极度充实和丰满的一生,山转水转岁月转,朝着梦想奔跑的姿势永不变。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广大青年去发扬、传承!(付军智 朱大治 罗德潮)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