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是靠房子说话的,散落在西安大街小巷的传统民居,正是将城市历史与现代连接起来的纽带。这些传统民居,承载着古城的城市记忆,反映了西安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如果记忆一旦断裂,西安的味道将变得残缺。留住乡愁,留住记忆,让西安成为有故事的城市。
现状:分布三处还在减少
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完整的文化传承是西安人最自豪的地方。那么,在西安如今还保留有多少座百年以上的传统民居呢?
仅余45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减少。
据西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专门负责传统民居保护项目的负责人刘茹介绍,西安市传统民居目前主要分布在三学街、北院门和七贤庄3片历史文化街区,代表了各自不同的风貌特色,其中蕴含了自隋唐以来的历史文化信息,弥足珍贵。“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西安市以低洼地改造的名义,进行了大规模的历史住区开发改造,造成了城市肌理的丧失和大量传统民居院落的拆迁破坏。其中不乏一些颇有价值的民居被拆除,较著名的有夏家什子17号、民国时期陕西第一任督军陈树藩宅和甘露巷7号赵寿山故居等。”
夏家什字以前是老西安的富人区,是西安深宅大院最集中的地方,很多讲究生活品位的有钱人都把宅院安置在这里。陈树藩是民国时期陕西的第一任督军,他的宅子占地0.8亩,是一个三进三开间院落,落成于1906年,被当时的老西安人称为“督军府”。
“督军府的大门是夏家什字最大的,有三四米宽,门槛就有近半米高,小孩子想要跨过去都不容易。黑色的大木门上钉着铜钉,从大门进去,迎面是个大照壁,除了门房、厢房、过厅、正房,还有专供未出阁的姑娘居住的绣房,此外还有书房。督军府是大院套小院的形式,除了正院,还有偏院。”刘茹感慨地说,“那些遗失的古民居,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沧桑,而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文字记载来了解那些已经消逝或即将消失的美丽。”
刘茹说:“现存的传统民居基本为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是西安关中民居的典型代表。随着2002年中挪合作保护的第一个中国传统民居——化觉巷125号院落保护工程的实施,传统民居的保护至今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我们针对2005年公布的《西安市第一批传统民居保护名录》中所提及的102处传统民居进行摸底调研,发现现存民居数量仅剩45处,其中还包括6处已挂牌保护的民居,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保护:修旧如故,硕果仅存
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前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大多位于北院门街道办事处辖区内。
北院门曾是西安城里官衙集中的区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北院门街道办事处主任米健介绍说:“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现在还保留隋唐的城市空间格局,也是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并存的区域,几万回族居民依然保持‘围寺而居、依坊而商、前店后宅’的生活习俗。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群众普遍看重传统、尊重传统、延续传统,才能有今天这么多古迹的留存。”
北院门庙后街的第182号古民宅,就是其中保存相对完整的一所清代民宅院落。
这个开面7间、进深4院的深宅大院宽阔敞亮。历经岁月风雨的剥蚀,如今这座院落已无昔日的繁华。目前,这里共居住有30多户近百口人家,虽然也历经多次更新改造,但生活质量、卫生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差强人意。大院四周,新建的楼房栉比鳞次,使这个古老宅院更显得陈旧不群,甚或可以说破败。虽然,原大门前的照壁墙和众多的拴马桩已不复存在,但从保留的大院格局和遗存,如院落门楼、西厢房两面山墙、上房的门厅等处诸多精美的砖雕、木刻等,仍可以看出院落建筑的大气、凝重、中庸和古朴。
据附近居住的老人介绍说,这个大院是清代雍正三年,也就是公元1720年前后,由时任川陕总督的清朝重臣年羹尧修建的。解放后至今,此宅院为陕西第八建筑公司的家属院。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曾于2011年至2012年间投资数百万元进行了修缮。
相比于年羹尧府邸的没落,化觉巷125号安家宅院的保存状态之好,让人印象深刻。83岁的安守信老人与家人至今仍居住在此,作为2002年中挪合作保护的第一个中国传统民居,安家宅院当年严格按照修旧如故的标准,对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石瓦、每一根梁椽编号后,进行了落架大修。“这房子有230多年的历史,因为是纯砖木结构,当时所有的墙体都已经倾斜了,没有一个房子是正着的,地上的方砖也都已经被踩得粉碎。多亏当年有挪威的项目提供资金,不然凭我一个教书匠的工资那可是修不起的。”
1993年,一个天津人一眼就看上了这所老宅,开出了500万元的价码。“那人的父亲住在台湾,特别喜欢有年代感的老宅。儿子上心了,来到了西安寻找老宅,找到了这里。”安守信当场拒绝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一天我没吃没喝了,顶多也就是勒紧裤腰带,但祖传的东西是一定要留下的!”
安守信说:“这宅子是乾隆45年修建的,我家里上下十代人都在这里居住生活。我有责任给后人留下一个标志物。如果房子在我手里给卖了,我就对不起逝去的老人,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利用:旧貌新颜,重焕青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历史上的一次次政权更迭中,宫殿被烧毁又重建,城墙被推倒又被竖起,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些散落在古城小巷中的一座座古民居,它们仿佛就像古都西安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让人们在追忆中感受时光的脚步,在尘封的老宅中体会时代的变迁。可也就是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车轮下已被碾压的毁灭殆尽。”感慨于“千年古城难见古”的尴尬现状,从事旧城保护公益事业多年的赵先生说,“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我们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传统风貌。”
北院门144号的高家大院,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汉族民居院落之一。大院占地4.2亩,为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其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高家大院的主人高岳崧,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崇祯皇帝手中受赐此宅。1966年高家故居被收归国有,1999年故居被列为“中挪两国重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
据介绍,高家大院在政府进行修缮保护的基础上,将86间房间中的56间对外开放,不仅带动了北院门周边地区的旅游事业,而且使该地区的文化事业得到了繁荣与发展。同时作为影视取景地,这里曾拍摄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西安事变》《家族》《聊斋》等大量知名影片。大院还广泛搜寻民间传统民居、院落的构件,为进一步保护、完善开发做准备。
目前,高家大院的二期修复工程(南跨院)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取名为“大风唐”的戏台上,定期为游人上演秦腔、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堂会演艺,深受游客喜爱。现场负责人介绍说:“南跨院的恢复完善了大院的整体设想,围绕着‘家’这个中心和民俗风情的主题,我们推出丰富多彩的互动项目,为大院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修缮、保护老宅子的基础上开青年旅社,这个创意让另一个百年老宅马家大院成了国内外年轻游客的宠儿。
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白璋介绍说:“‘高家的墙,马家的房,米家的金子拿斗量’这是在回坊流传了上百年的老话。马家大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是回坊名仕马百岑、马玉茹、马平甫先生的故居,里面有很多故事。它不仅寄托着老一辈人的记忆,在某种角度上更象征着西安回坊的人文精神。在接手这座老宅后,我们对其进行了彻底的修缮恢复,但后续的保护利用成了现实的问题。”
“陕西有句老话叫‘住浑撇烂’,意思是房子里有人气儿,有人住,这房子就是浑全的,要是扔那儿没人住,就会越来越破败。”白璋说,“当时这个来自北京的年轻团队看中了这里闹中取静、古色古香的环境,找到我们想租下这里办青旅,并承诺不动一砖一瓦,严格将保护古宅设施放在首位。这么些年下来,他们的确将这里经营得不错,我们也经常会过来检查房屋的使用、保护情况。”
这家名为“撒哈拉”的青年旅社负责人雒雒说:“我们这是一个众筹项目,既保护了历史印记,又充分利用老宅创造了经济价值,更用时尚的方式向国内外游人推荐了我们的传统关中四合院建筑文化以及背后的人文精神。这家青旅自开张后生意一直非常好,来往的游客们都对这座老宅子的环境大加赞赏,老宅背后的故事更让很多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