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促科学发展
热词排行:龙华 柠条塔 陇县 紫阳 扶风
汪国真并非九零时代的郭敬明
时间:2015-04-28 10:39:01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

不管你对汪国真的诗看法怎样,但他的诗确实是曾与年轻人的心灵接近过,感动过那个时代。被誉为“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走了,缅怀他的诗,更该缅怀他对生活的热爱。

 

汪国真走了。

他走之后不久,一面是微信刷屏,缅怀之声不绝于耳,一面是不少人追问“汪国真是谁”。

面对“不再江湖很久”的汪国真,有媒体称他是“90年代的郭敬明”。

或许,“郭敬明”有助于帮助记忆汪国真,但符号化的提炼,却遮蔽了汪国真丰富而复杂的人生。

汪国真,曾被等同于当代诗歌——他的诗,曾在上世纪90代掀起一股阅读热潮。即便在2013年的APEC峰会上,还被习近平引用过。

这个影响了一代人的诗人,被误认为八十岁,其实才59岁。

汪国真的诗歌,影响不言而喻,但在诗歌史上,并没有一席之地,不管是诗歌界,还是诗歌批评界。

汪国真三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谁在打捞“诗和远方”

4月26日上午10时许,微博认证为“诗人,宣传大使”的博主潘婷发微博称“诗人汪国真今凌晨两点十分去世。”

随后这一消息得到其助理的确认,汪国真工作室也发微博证实。

弹指间,微信刷屏,纷纷寄托哀思,不少网友感慨“天妒英才”。

4月26日凌晨汪国真去世,明星赵薇、陈数在微博贴出汪国真的一段诗句,还有六小龄童、于文华、柯蓝、李咏等明星也发微博悼念。

汪国真并不属于当下,在新生代的群体中,真正了解汪国真诗歌的并不多。就算知道,大抵也只剩下听过这位诗人的名字以及知晓几句励志的诗而已了。

但对于20多年前那一代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集体记忆,不但阅读、摘抄、转赠,而且朗诵、演讲,不但迷恋他的诗歌,也迷恋过他的人。

汪国真的诗集当初热到什么程度?

可以通过两个片段可见一斑:第一个是在王府井新华书店。三个少女在柜台前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弃获得最后一本诗集的机会,最后以抓阄的方式决定诗集的归属。

第二个则是山东济宁一个女青年,用了近五年的时间,从各种报刊上悉心摘抄了汪国真历年发表的诗作,并从中选择80首编辑成册……珍爱之至,为手抄本注明“梦幻出版社”,以作心灵的寄托。

这种疯狂的拥趸之举不亚于前几年兴起的“青春文学热”,想想曾在校园时对韩寒、郭敬明、饶雪漫、张嘉佳等等青春文学作家的作品,在课堂上传抄、借阅,也就不难理解上一代人对汪国真的喜爱程度。

他的逝世,一个被遗忘许久的诗人的诗句重新被打捞,进行了一次集体重温。人们怀念起当年心中的“诗和远方”,怀念起曾经走过的青春岁月。

如今,他留给世界的背影,令一代人百感交集。喜欢他的诗的人在社交媒体上点烛悼念,对他的诗句进行转发,借此影响更多的人。

寻梦的诗句遭遇寻梦的心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1990年春,学苑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首部诗集《年轻的潮》,首印15万册,此后数次再版,达到60多万册,“年轻”系列印数总计超过100万。

上个世纪90年代,汪国真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一经出版,就连续5次印刷,印数达60多万册。那时,汪国真和麦当劳、四大天王和健美裤一起,构成了年代的符号。

“汪国真热”现象兴起,一方面是90年代诗坛寂寞背景下的产物。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是朦胧诗,接下来是后朦胧诗、第三代诗。

然而到了第三代诗人,都把“反意向”、“反崇高”和口语化作为艺术的探索方向,只不过第三代诗人的先锋性与实验性大大超出了受众的期待视野,喜欢诗歌的人大大减少。

于是,汪国真的那种明白晓畅的文本表达,就不费力气地走进了读者,走向了市场。

另一方面,他的诗对创作的定位有着准确把握,就是将年轻人作为主要受众。爱情和理想是汪国真的诗的两大主调,契合了当时在校的少男少女迫切需要释放的一种寻梦心态。

直白和纯情的句子一下子拉近了作者和学生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把爱情描写得虚无缥缈,把理想刻画得超然恬淡,引发了年轻一代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流行于通俗,消失于通俗

自汪国真走红之日起,争议声就从未断过,虽然受众之多,但他的诗却一直难以被诗歌界内人士认可。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就曾把回忆汪国真的诗歌称作“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把这位诗人比喻成“肤浅的诗坛流行歌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撰文称,汪国真的顺口溜“诗歌”属于那种具有商品狡猾属性的滑溜溜的诗歌,是“礼品诗”、“贺卡诗”、“中学毕业留言诗”。足以显见,汪国真的诗在读者群体和文艺评论家的极端分裂。

汪国真的诗,明朗单纯,通俗易懂。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批评者正因这认为他的诗肤浅而做作,是苍白的矫情进行反复的拼凑粘合,越读越单调、越读越令人乏味。

文艺评论家们更多的从诗歌体裁专业上考究。因为,诗歌讲究意象,好的诗歌必然是凝结着作者主观情感的意向来暗示,深蕴的哲理内涵需要引发读者思考,才可获知。而汪国真的诗,缺少独立完整的意向,大大削弱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难以让人体验到智性的阅读乐趣。

另外,有人认为他的诗不是纯粹的原生态描述,过于营造一个逃避现实的象牙塔,缺乏激昂、痛楚、喧嚣等等的自然使命感。

特别是极力模仿外国爱情诗的情感,把陈旧的感情生搬硬套,脱离了现实的土壤。于是,他的诗又被人贴上“格言体”和“心灵鸡汤”的标签。

走下圣坛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怎样对我。”面对出版上的成功,收获各种荣誉以及非议之声,他都很坦然,就像在诗里所表达的豁达、平易和恬淡。

他对自己的作品从来就很自信,坦言“我的诗歌就是经典”。面对批评,汪国真很从容地认为,人民说诗人你就是诗人,还有时间的检验。在他看来,如果是没有生命力,没有艺术魅力,他的诗歌被盗版20多年,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诗的热情也越来越低,阅读品味也随之改变。不得不承认,汪国真的诗确实不乏励志向上、温暖人心的功用。只不过温和清淡的诗句终究只是情感层面,在当下这个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们更热衷寻求一种成功学。

即便不言诗歌,汪国真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向上、勇于自我挑战态度也可圈可点。1993年之后,汪国真诗写得少了,不仅涉足书画,还学习谱曲,他在跋涉一段段新的征程。

王国真多才多艺,其书法造诣也很深,图为他书写自己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些与诗歌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他凭借自己的决心和坚持,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音乐上,也创作出400多首,发行过好几张光碟,旋律婉转空灵。在这两天,汪国真诗歌在外的这些作品被网友们一同发掘、欣赏,人们更深一步地走进他的艺术世界,被他的生活热情所感染。

不管你对汪国真的诗看法怎样,但他的诗确实是曾与年轻人的心灵接近过,感动过那个时代。

被誉为“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走了,缅怀他的诗,更该缅怀他对生活的热爱。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频道推荐
重点推荐
图片推荐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最新
热点信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时空中国 | 免责声明 | WAP
时空中国策划制作 陕西关注网2021第二版  法律顾问: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 郭雪平主任  陕ICP备15004772号-1 站长统计